十年前,银行是国民储蓄的不二选择。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人的理财观念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十年前,银行是国民储蓄的不二选择。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人的理财观念发生了不小的改变。特别是今年以来,股市持续震荡、央行连续降息、传统理财收益普降等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的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相继出现受到不少理财者的青睐。
新浪财经12月1日发布的《2015国民理财投资行为差异研究报告》,用数据清晰的阐释了当下国民理财的新面貌。
数据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传统的理财方式银行储蓄仍然是大部分受访者的首选,占比54.3%,其次是基金和股票 ,分别占比47.7%和47.4%,两者相差不大。
今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概念大势,互联网金融乘势而上,互联网理财的选择比已经超过40%,超过银行理财产品39.5%的选择比例成功攀升至第四名。
其中,在互联网金融理财范畴,P2P理财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11月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达到了1331.24亿元,环比10月上升了11.26%,活跃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也得到了较大程度提升,尤其是具有冒险精神的80、90后,也开始涉足P2P领域,成为P2P理财领域的主力军。
作为一名刚踏入社会不久的90后,和大家一样,小余并没有太多收入,但他表示比起银行理财、股票等来说,自己更愿意尝试P2P理财,并且已经开始尝试,已经将工作不久攒下的五万元钱投资到了P2P平台采利网中。当问及投资P2P是否有顾虑,小余坦言自己起初对这种新型的理财手段并不熟悉,但经过了解后发现这种“点对点”的方式缩减了借贷成本,这也是P2P实现高收益的秘密。
在多方对比之下,小余之所以选择采利网来进行自己的第一次投资,除了认可采利网牵手上市小贷公司,保证了优质借贷项目来源外,更主要还是看中采利网对投资人实行全额本息担保的保障。同时,采利网三个月的理财项目收益为13.8%,通过投资后5万元本金可获得收益1725元,这也相当于小余一个月的生活费。
当人们对待金钱的观念逐渐从“储蓄”变成“理财”时,不仅要追求稳健配置一些较为稳妥的理财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增加一些类似于P2P理财的投资份额,实现资金的保值与收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