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博鳌互联网金融论坛:出事的不是P2P 应为P2P正名

行业资讯

博鳌互联网金融论坛:出事的不是P2P 应为P2P正名

作者: 来源:中商情报网 发布时间:2016-03-23 阅读:1368 次 【字体:

3月22日,2016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举行,下午15:30-17;00举办了主题为“痛并成长着”的互联网金融分论坛。分论坛由中投公司原副总经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谢平主持,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领导者及行业专家参与了话题讨论。


主持人 谢平

主持人谢平


针对近期P2P行业在监管、舆论环境以及投资者态度等方面的变化,谢平教授提问,导致现在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情况在互金领域出现。


在座的行业人士分析,目前进入成本太低会成为欺诈的载体,随着监管的深化,监管框架会将“劣币”驱逐出去。也有人认为,此前出的一些问题,实际并不符合P2P的交易模式,它们只不过是将非法集资的业务搬到了网上。真正的P2P都没有出事,要为P2P网贷平台正名。发言的人士一致认为,应抓紧时间启动监管。


以下是问答环节实录:


主持人(谢平):P2P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大家也注意到最近几个月从监管政策到舆论环境以至于投资者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最大程度的避免“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情况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


董骏:谢谢大家。刚才谢教授提到的P2P是一种交易模式,我认为到今天互联网金融虽然涵盖很大的领域,但是交易模式本身吸引了太多的眼球。而点对点的交易模式不只是用在金融里面,但是用在金融里面特别容易发生问题。比如说进入成本太低,可能会成为欺诈的载体。


我觉得下一步怎么样避免这样的风险是两点,除了交易模式本身,大家可以看看P2P或者互联网金融平台后面应该是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如何可以能够用技术降低传统金融的交易成本是很大的空间。从监管层面来说,监管对整个行业越来越多的了解,提出一些非常切合实际的底线,通过底线监管可以刨除特别大的风险。深度寻找后台创新,特别是技术的创新,真实降低金融的交易成本。用监管的框架把劣币驱逐在外面,这样可以更好发展。


张俊:我补充一下,我觉得前面谢平总提到的问题,现在好像觉得P2P出了很多事情,导致投资者和监管对整个行业的看法有些改变。其实我们看,去年开始所谓的“行业”出了一些事件,像e租宝等,我们实际看它的业务,其实本质上并不是点对点的交易方式,像前面董骏讲的。


P2P作为交易方式是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直接交易,平台只是撮合的中介,像买房子一样,信息中介的存在,它自己不能成为信用中介,也不能做非法集资。所有出事情的本质都是非法集资,可能它原来就是非法集资,搬到互联网上扩大影响,使得集资的规模超过原来线下做的时候。我要为P2P正名,我觉得P2P目前为止还没有出事,出事的都不是P2P。


秦洪涛:我觉得还是要抓紧时间启动监管,1、监管细则要出来,因为之前也是监管表没有出来,而且作为创新来讲,实际上进入行业的人和创业者,甚至怀有不良目的的比较多,我还是希望监管细则出来之后,陆陆续续的有一些适当、实时、比较准确的监管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