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研究报告分析了国民理财方式和理财观念的变化。数据显示,传统银行储蓄仍是受访者理财的首选方式,占比达到54.3%;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理财方式的受青睐度已攀升至第四位,使用率超过40%。
在问及青睐互联网理财的原因时,受访问者表示,投资自由度高是投资者增加互联网理财投资额的首要因素,其占比高达31.3%之重。报告表示,自由度的含义包含了投资门槛低与可随时赎回两种含义。除此之外,操作便捷性也是互联网理财吸引投资人的重要因素,占比也达到了21.9%。
有利网CEO吴逸然接受采访时透露,在有利网上,投资总额排名前50的投资者中,最多投资笔数达到4797笔,平均投资笔数超过500笔/人,用户投资的“高频化”特征明显。
为了迎合投资人的“自由度”偏好,有利网今年特意推出了无忧宝的产品,投资人如果要进行提现,一个工作日取可到账,做到了随时投资随时支取。
报告透露,从群体细分上看,相比于70后、80后,90后由于收入偏低、资金稳定性差,因此最为关注投资的自由度。
分析师表示,虽然90后的理财专业度不高,但他们已经开始重视理财,资产的薄弱并没有影响他们理财的态度,他们更敢于尝试新型理财方式。另外,90后是和互联网走得最近的两个群体之一,也是接触新鲜事物,获取实时信息最快的群体,所以互联网理财就成为了他们的天然选择。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人性化、易操作和低门槛迅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大量用户被吸引到互联网理财平台之后,如何能够留住用户、保持用户粘性是平台必须思考的问题。
观察发现,各大互联网理财平台都在了解用户需求和产品设计上投入了极大精力,一方面是积极布局产品多元化,接入基金、保险、债权等多元投资理财产品,不断满足投资者的更多需求;另一方面是突出产品的针对性,即基于某一部分群体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做产品,这也更容易促进用户的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