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见习记者王春艳报道:随着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长者手头上有了“闲钱”。连日来,佛山日报展开的调查发现,虽然理财渠道日益多样,但老年人仍然偏爱稳健性理财,48%的老年人会选择全部储蓄。
在理财目标这一调查中发现,33%的老年人理财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安排退休后的生活费用,也有22%的老年人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37%的老年人希望实现资产增值。
长者偏爱稳健理财
调查显示,48%的老年人选择将自有资产全部储蓄,32%的老年人除了储蓄以外,还会选择投资。但仍有16%的老年人选择不打理自己的资产。近日,记者在中国银行新普澜支行遇到了市民梁英,她对记者透露:“留一小笔花费以外,其他钱都直接放在银行里面。”当问及是否担心收益较低的时候,年过七旬的她一笑置之,“对我来说,也活不了多少年了,安全第一。”
有银行内部人员向记者表示,有些资产比较大的客户,会将资产委托给银行的理财经理管理。理财经理一般都会帮助老人配置不同的理财产品,其中也可能会有些风险较高的产品,比如基金等。
像上班一样每天炒股
调查显示,有不少老人同时采取多种理财投资方式。除了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国债外,黄金也是部分老年市民的选择。调查显示,38%的老人会选择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16%的老人会选择投资股票、基金等产品。
近日记者来到禅城区岭南大道一证券营业厅,放眼望去老年人居多,他们每天像上班一样来营业厅看盘。年过六旬的王女士甚至每天带饭到这里,午饭就在大厅内解决了。吴先生也是股票投资者一员,他告诉记者,炒股20多年,只有退休后才真正开始赚钱,因为有时间研究行情。他认为,炒股可以锻炼脑力。但记者了解到,他只拿出一小部分钱出来炒股,大部分积蓄都还选择存在银行里。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普及,许多投资人也从传统的线下理财转向互联网理财。其中,P2P网贷理财更是凭借着低门槛、高收益、流动性强三大特点吸引了投资人的目光。此次调查发现,有8%的老年人会选择投资P2P等互联网理财平台产品。
另外,子女对于家长的理财方式关注不多,有55%的子女偶尔关心一下父母的理财方式,甚至有32%的子女完全没有关心过父母是如何理财的,仅有13%的子女会比较关注。
(来源:2016年4月22日佛山日报)